乙烯利在棉花上的应用
更新时间:2023-01-17 关注:1350
1.棉花为什么要用乙烯利催熟?
棉珠的中上部棉铃,是在秋季温度不断下降的气候条件下成熟开裂的,一些后期棉铃,由于种种原因,在下霜前来不及开裂吐絮而成为霜后花,甚至不能开裂成为无效铃。尤其在我国北方棉区,秋季气温下降迅速,枯霜来得早,霜后花的比例较高,对棉花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南方棉区虽气候条件比北方有力,但由于复种指数高,茬口衔接紧,近年来晚茬棉花面积又在不断扩大,生产上出现粮、棉争季节、争土地、争劳力的矛盾十分突出,不利于棉花早发,以致普遍出现棉花晚发迟熟。同时,棉花的晚熟还影响到后茬作物的及时播种和正常生育。因此棉花晚熟,长期来一直是生产上的一大难题。通过多年科学实验,现在已找到了解决棉花晚熟的有效技术措施,这就是用乙烯利喷洒棉花。它能加快棉铃发育,使之提早开裂吐絮。
通过生产上多年反复实践,归纳起来棉花使用乙烯利有以下几点好处。
(1)提早开花,减少霜后花:棉花喷乙烯利,缩短了铃期,使棉铃提前开裂吐絮,霜后花明显减少。据我们试验,对晚熟棉花每亩用乙烯利100克和125克,霜后花分别为23.8%和21.0%,比对照36.5%减少12.7%和15.5%。又据北京农业大学观察,8月9~10日开花的棉铃,对照的铃期在80天以上,霜后吐絮铃数占50%,而经过处理的全部在霜前吐絮;8月19日开花的棉铃,对照棉铃的铃期在92天以上,全部是霜后花,而经过处理的霜后花只有50%。霜后花减少,不仅增加了棉花产量,而且还改善了纤维品质。
(2)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棉花在合理使用乙烯利的情况下,一般有5~10%的增产效果,北方棉区增产幅度大于南方。喷乙烯利的棉花品级提高,籽棉单价上升,群众反映,喷乙烯利的棉花收得早、卖的快、品质好、价格高。据上海地区试验材料:对晚熟棉花使用乙烯利,平均亩产籽棉101.6斤,比对照93.4公斤增收8.2公斤,增产率8.8%;皮棉为39.3公斤,比对照35.8公斤增收3.5公斤,增产率9.9%。究其原因,一是霜后花和无效铃减少,二是铃重和衣分有所增加。平均每亩经济效益126.18元,比对照112.24元增收13.94元。增加收益的原因,一是单产增加,二是籽棉单价的提高,平均每百公斤籽棉单价为122.82元,比对照118.02元增加4.80元。各地试验也认为,棉花喷乙烯利,一般每亩可增加收益10余元,多的可超过20元。由此可认为,棉花喷乙烯利是一项投资小,见效快,收益大,适应性广,有实验价值的技术措施。
(3)有利后茬作物生育,促使棉粮双高产:一些棉麦二熟的田块,过去由于棉花收得晚,无法及时拔杆,因此习惯上棉田不经耕翻直接套种麦子,结果杂草丛生,影响麦子生育。喷乙烯利后,能提早拔杆,经耕翻再种上麦子,为麦子创造了良好生育条件,因此棉花喷乙烯利,也是夺取棉粮双高产的有效措施。
(4)减少收花次数,节约劳力:喷乙烯利的棉花,棉铃吐絮集中,一般收花3~4次就基本结束了。所以有人说,喷乙烯利的棉花,头潮花旱,二潮花旺,三潮四潮没啥花,而未喷乙烯利的收花要5~6次。另外,喷乙烯利的棉花,老叶脱落多,收的花干净,拣花时间省,从而节约了劳动力。
2.棉花喷乙烯利催熟的效果如何?
棉花在正确使用乙烯利后5天左右,从外观可见,老叶逐渐转红,以后部分老叶脱落。同时,棉铃开始脱水,随之加快开裂吐絮,药后10天棉铃开裂速度明显加快,10~25天棉铃集中开裂吐絮,30天左右棉花采收可基本结束。如在上海地区,对晚熟棉花“寒露”前后喷药,到11月中旬可采收结束,由于常年初霜出现在11月15日左右,因此喷乙烯利的棉花,霜后花极少。据我们对上部铃,在同一天开的鲜花挂牌观察,喷乙烯利的棉铃铃期(开花→吐絮),比不喷的要短7~10天,棉花采收可提前10~15天结束。
田间试验表明,乙烯利催熟棉铃效果好坏,主要决定于用药浓度和当时气温,恰当的用药浓度和适宜的温度条件,可以达到理想的催熟效果。用药量过多,特别在气温较低条件下,对棉铃催熟效果就较差。其次,用药器械与乙烯利催熟棉铃的效果也有关系,使用超低量喷雾器、东—16型弥雾器、背包式喷雾器等对棉铃催熟效果较好,而使用工农36型机动喷雾器,因雾点大,药液浪费多,对棉铃催熟效果较差。
3.怎样的棉田需要用乙烯利催熟?
多年实践证明,乙烯利催熟棉花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但并不是所有棉田都需要使用乙烯利催熟。无论是北方棉区,还是南方棉区,凡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贪青迟熟秋桃多的棉田,使用乙烯利催熟都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这类棉田的特点是棉铃吐絮晚,霜后花比例大,无效铃多,对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特别是北方棉区,枯霜来得早,影响程度更大,更有必要使用乙烯利。另外,一些急需换茬(如油菜秧田、蔬菜田等)的棉田,使用乙烯利可使采收提前结束,及时拔杆,腾出土地安排后茬。
在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需要催熟的棉田一般可以有一个大致估计,但是具体需要应用乙烯利催熟的田块和面积一定要经过实地检查根据棉珠长势,当年气候条件及换茬的需要,进行合理安排,对那些生长正常和成熟较早或产量水平较低的棉田,一般不宜使用乙烯利。
4.棉花什么时候喷乙烯利合适?每亩棉田要用多少乙烯利?
使用乙烯利的时间是否合适,是乙烯利催熟棉花成败的关键,使用太早,会导致叶片过早衰老脱落,使一部分棉铃发育不足而过早开裂,造成铃重减轻,衣分和品质下降;使用过晚,由于气温偏低,药效得不到充分发挥,即使增加用药量,也不能达到理想的催熟效果。根据各单位试验结果,棉花使用乙烯利的适宜时间,应根据以下几条原则:首先取决于棉铃的发育程度,棉珠上绝大部分棉铃的铃期%[铃龄(开花→喷药天数)÷龄期(开花→吐絮天数)X100]在70以上(一般上部铃龄达45天)才可用药,这时棉铃已处于纤维充实阶段的中后期。使用乙烯利能促进棉叶中的有机养料向棉铃输送。因此,适期用药既起到了对棉铃的催熟作用,又有利棉花纤维充实,增加铃重和提高衣分。如上海地区,棉花的盛花末期一般在8月下旬,使用乙烯利的适期应有“寒露”前后,这时棉铃的铃期已在70%以上;二是在使用乙烯利后数天内,高气温要在20℃以上,才有明显的催熟效果;三是根据霜期来确定使用药剂的时间,北方棉区一般在枯霜前20天左右使用乙烯利较为适宜。总之,棉花使用乙烯利的适宜时间,应根据各地棉花长势、气候条件等因素,因地因时制宜而定。
乙烯利的用量,以经济、有效、安全为原则。具体应用时要根据棉花长势和气候条件等因素来确定用药量,一般早用(因气温高)或长势中等的棉田,用量可少些;晚用(因气温低)或长势旺盛或秋桃又多的棉田,用量多些。同样道理,南方棉区在使用时气温较高宜用量低些,而北方棉区则用量高些。在适宜药量范围内,用药量越大对棉铃催熟越快,但超过适宜用量,会使棉铃催熟过快,出现吐絮不畅,采花不易的现象,并且花蒂带黄斑。同时,叶片脱落往往过早、过多,要影响铃重和品质,甚至还会出现幼铃脱落等现象。此外,还增加了农本。试验结果认为,在实际生产上应用乙烯利催熟棉花,每亩用原液100~150克为宜(含有效成分40%的乙烯利剂型)。以上海地区为例,在正常年份对秋桃较多的棉花一般9月底以前使用,每亩乙烯利用量不宜超过100克;10月10日前后使用的,每亩用125克左右;10月中旬使用的,每亩可用到150克左右。当然,在实际使用使,还要根据当时气温条件而酌定用药量。
5.乙烯利催熟棉铃的生理原因是什么?
衰老是植物正常的生育过程,但衰老和外界环境条件如温、光、肥、水等有关,同时还受植物内源激素的调节及遗传基因的控制。农业上有时需要通过推迟衰老延缓成熟来达到增加大田作物的产量或保持瓜果蔬菜新鲜的目的;有时则要加快衰老来促使早熟。因此,调控作物的衰老有着重要的生产意义。棉花使用乙烯利是加快棉铃衰老的一个过程,经研究证明,乙烯利催熟棉铃不是一个简单的脱水迫熟过程,而是一个加快发育促进成熟的正常生理代谢过程。
实验证明:棉铃和棉叶都能吸收乙烯利,并很快在体内分解释放出乙烯。棉铃在乙烯利处理后两天及吐絮前出现两个释放高峰,而未经乙烯利处理的只出现开裂前一个释放高峰,且时间比处理棉铃第二个乙烯释放高峰晚8天,这与乙烯利促使棉铃提早7~10天吐絮相吻合,由于乙烯是公认的果实成熟激素,因此可认为,乙烯利催熟棉铃的生理原因,主要是由于提高了棉铃内乙烯含量,加快了棉铃发育,使棉铃在开裂前必须要出现的乙烯释放高峰提前到来,从而提早了棉铃的开裂吐絮。棉叶吸收乙烯利后,不仅在叶片本身释放出乙烯,而且能以很快的速度向同一果节的棉铃输送,两小时就能在棉铃测到比对照多一倍的乙烯量,但大量输向棉铃并达到高峰则要在处理后两天。同时,也能向同一果枝的上方棉铃输送而放出乙烯,但不向同一果枝的下方棉铃输送。棉铃吸收的乙烯利只在棉铃本身释放出乙烯,不向同一节位的棉叶输送。
过氧化物酶也是植物衰老的一个指标。据北京农业大学测定:乙烯利处理后,棉铃中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得到了提高,特别铃壳中过氧化物酶达到较高水平,在棉铃开裂时达到了高值,棉铃开裂与铃壳中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成正相关。而对照棉铃的铃壳中过氧化物酶的含量一直比较平稳,直到开裂前才逐渐上升而达到大值,这一大值的出现明显比乙烯利处理的要推迟。
由上术研究结果可以认为,乙烯利催熟棉铃的实质,可能是当乙烯利处理后,棉铃释放乙烯增加,并使乙烯释放高峰提前到来,而乙烯又促进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使过氧化物酶的大值提前到来,由于过氧化物酶能加快分解和破坏生长素(一般认为生长素具有抑制衰老,推迟成熟的作用)使生长素含量减少,从而改变了原有乙烯与生长素间的平衡。正由于这种棉铃内部乙烯增加,酶活性提高,激素间平衡改变等原因,促进了棉铃向成熟衰老方面转化,从而加快了棉铃开裂吐絮。
6.乙烯利催熟棉铃的效果与当时气温有何关系?
使用乙烯利催熟棉铃,从棉铃发育来考虑,时间愈晚愈有利,但要发挥乙烯利的药效,与当时气温有密切关系,温度偏低,药效则无法发挥。这是因为乙烯利不同于别的干燥剂,它不是通过简单的物理作用或化学作用来破坏细胞膜使铃壳失水而开裂,而是要经过一个复杂的生理生化活动过程,这些活动都要求一定的适宜温度,并且要有一定的有效积温才能顺利进行。据我们测定,珠棉上喷洒乙烯利后,在17~19℃时棉铃只释放少量乙烯,在20℃以上,才大量释放乙烯。不喷乙烯利棉铃在19℃以下基本不释放乙烯。根据回归方程分析,棉铃释放乙烯量与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在棉花上使用乙烯利要注意当时的温度。
7.棉花正确使用乙烯利后为什么铃重和衣分有所增加,而使用不当反会下降?
棉花使用乙烯利催熟是在棉花的生育后期,因此,在棉花产量构成因素中,铃重和衣分与乙烯利处理的关系比较密切。乙烯利对铃重衣分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棉铃的发育程度,各地试验资料一致认为,乙烯利对铃期%在70以上的棉铃,能增加其铃重和衣分,这是为什么呢?我们通过14C示踪发现,乙烯利处理后,可减少通化物质在棉叶中的留存消耗,促使棉叶原贮藏同化物质和处理后新同化物质更多地向棉铃中输送,特别是能使输向棉铃的同化物质以更多数量在棉絮中积累。这表明乙烯利是通过改变棉花光合产物的分配比例,提高光合产物的经济系数,促进棉纤维充实,来提高铃重和衣分的。因此,对基本长足的棉铃使用乙烯利是可以增加铃重和衣分的。
然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如铃期不足或乙烯利用量过大),则会导致铃重和衣分降低。因为,在正确使用乙烯利的情况下,棉珠外观3~5天内变化不大,5~7天内叶色逐渐转红,棉珠外观3~5天内变化不大,2~3天内棉叶就明显转红,甚至脱落,棉铃成熟也特别快。经研究发现,乙烯利处理后,其光合能力在一周内变化不大,一周后即显著减弱,这一变化对已基本长足的棉铃影响不大,而对尚未长足的棉铃则极为不利,由于功能叶过早衰老,光合能力下降,棉铃得到的有机养料显著减少,棉纤维来不及充实、加厚、棉铃就成熟了,因此,便导致了铃重减轻,衣分下降。
8.棉花使用乙烯利对棉纤维品质有无不良影响?
使用乙烯利催熟棉花,只要适期、适量、棉纤维品质不仅不会降低,而且还有所改善。这是因为棉花使用乙烯利的减少了霜后花,增收了霜前花、优质花,群众反映喷乙烯利的棉花“开的足、有丝光、弹性好、售价高”。据棉花收购部门测定,喷乙烯利的棉花平均品级比不喷的要高0.3~0.5级,1~3级花增加,次级花减少。这样从总体上看棉纤维品质得到了改善。同时,从常规方法检验棉纤维看,棉花的品级、色泽、拉力亦优于对照或与对照相仿;经纺织部门检验,乙烯利催熟棉花纤维长度无大变化,成熟系数略有下降,其细度略有提高,强力、断长没有下降,对主体长度,长度均匀度等影响不大,短绒百分率(短手16毫米的纤维比例)略有减少;单唛试纺结果表明,无论是品质指标、号数、棉杂、条干、回潮等均无不良影响。由此可见,在正确使用的前提下,对棉花纤维品质无不良影响。
但是,如果乙烯利催熟棉花使用不当,特别对铃龄不足的棉铃过早用药,会导致纤维强力、成熟系数及断裂长度等指标的下降,从而影响了棉纤维品质。
-
上一篇: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
下一篇:乙烯利在胶树上的作用